您的位置:首页 > 行情 >

工美光耀美好生活——写在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闭幕之际|热文

2023-05-30 18:33:28    来源:消费日报网

5月26日,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启幕,一场工艺美术行业的顶级盛会、一次全民共享的传统文化“饕餮盛宴”、一个以工美赋彩美好生活的风向标呈现于世人眼前。


(相关资料图)

5月29日,博览会落下帷幕,近5万平方米的鼎沸场馆重归寂静。

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的澎湃潮声却注定久久回响——

4天,1800余家展商,10万余件展品,2万余件大师工匠精品,3000余件文创新品……这是一场工艺美术行业声势浩大的全国集结,更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推动传统文化从振兴发展大步迈向高质量创新的雄壮进行曲。

一届一小步 三届一大步

4天时间不长,但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足以在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发展长河中留下惊鸿一瞥。

现场观展人数突破5万人次,开闭幕式直播观看人数超71万人次,线上云逛展人数近3万人次。“无论业内还是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这是连续三届参展展商的普遍感受。

五年三届,英姿勃发。

2019年“首秀”,36000平方米展览面积、1200家参展商、6万余件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同台竞秀,一鸣惊人。

2022年,虽有疫情搅扰,但展览面积持续扩大,展商数量增至2000家。

2023年,参展面积、观展人数均有新突破。1场主论坛、3场分论坛,聚焦行业热点,分享巅峰智慧;大师直播访谈,邀请名师名家,传递工美之美;非遗体验活动,展演传统技艺,科普工美文化,好戏不断,精彩连连。

时间验证影响力,一届一小步、三届一大步。

从首届的18平方米、第二届的36平方米,到本届的160平方米,跟随博览会走过三年时光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蔡泽荣,其展位面积也在持续增加。对于展会的变化,他颇有发言权。在他看来,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集高度、广度、深度、温度为一体,每年都有创新,每届都有变化,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各民族工艺美术工作者技术交流、思想碰撞的大舞台,这也让工艺美术从业者对未来充满希望。

连续三届博览会,上海工艺美术有限公司都是展馆中颇具特色的“一颗星”,占据六个展位的超大展区,海派风格的特装,展品更是精挑细选。上海工艺美术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周金祥告诉记者,每年参展前,公司都要组织旗下各单位的国家级、市级大师工匠对各单位参展作品进行初选,初选后的作品还要经总公司复选,才能最终呈现在博览会展位上。严谨的展品选拔,精心的组织筹备,足以显现上海工美对博览会的高度重视。周金祥也坦言,博览会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提升了技师和工匠的创作积极性。

……

无论行业内外,在很多人眼中,博览会让全国乃至世界,看到了更加繁荣、自信的中国工艺美术产业。

一切正向着博览会举办之初确定的“三个平台”目标奋勇向前:努力办成工艺美术互学互鉴、共荣共进的建功立业大舞台;办成大师工匠兴业、工美文化强国的奋勇争先大平台;办成中国工艺美术声播神州、名扬世界的高光亮丽大展台。

高质量创新呼之欲出

走进新时代,中央提出“振兴传统工艺产业”的重大决策,工艺美术行业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工艺美术产业年收入3万亿元,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超过1300万,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强国作出了积极贡献。

东风到处物皆春。从大师工匠非遗精品展到中国工艺美术产业集群发展大会,从百鹤杯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会到工艺美术文创大赛,本届博览会从策展到同期活动规划,都在释放一个信号——行业的高质量创新应该往哪里走?要坚守匠心、做强产区、繁荣一方、服务民生。

在吉林“隋氏铁艺”展区,记者老远就被一位在人群中安安静静坚持创作的老人所吸引,任凭游客来来往往,他就那样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钳子、锤子等工具在薄薄的铁片上蜿蜒辗转,左右盘旋,瞬间一块平淡无奇的铁皮,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在广西展团柳州第二职业技术学院展台,陈美娟大师告诉记者,“二职校”通过发展“技能大师工作室”,将侗族文化融入教学,通过挖掘传统工艺,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专业技术技能的传承与创新,结对帮扶广西白云乡保江村、大湾村等村落,成立“刺绣合作社”,通过培训,培育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能创业、会经营的“绣娘”“绣爷”。

不少展商也在重新思考工艺美术产业的时代定位、在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过程中的精神价值与文化意义、在带动乡村产业振兴,以产业发展带动文化传承创新的特殊意义。

培育产业集群,发展特色产区,是我国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本届博览会也吸引了50个特色区域展团参展。多年来,为促进工美行业集聚发展,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优化布局,突出特色,在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培育工艺美术产业集群、特色区域67个,特色鲜明、风采各异、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体系正在形成。这些务实有效的工作,成为推动我国传统工艺产业繁荣发展的有力举措。

与美好生活双向奔赴

置身盛会,每一位观展者都能深切感受到中国工艺美术行业高质量创新与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双向奔赴”,激情洋溢。

百年铜艺世家朱炳仁大师展位,“让铜回家”的海报格外抢眼,他们开发的铜刮痧板,尺寸、大小、设计、重量,符合人体工程学,IP出自故宫藏品“蝙蝠缭绕仙桃”,实用性与艺术性得到了完美融合;河南汝瓷银镀金的兔子胸针,没等展会结束就被抢购一空;铜胎掐丝珐琅的纸巾盒,让景泰蓝更具实用价值;传统大漆和帅气的滑雪头盔相结合,拓宽了消费人群……

在博览会上,几乎每家展商都把传统工艺和日用品相结合的工美作品放在了“C位”。这些作品不仅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还具备很强的实用性,通过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实现了从艺术品到消费品的创造性转化,还生活“诗与远方”,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工艺美术源于生活,美化生活,在繁荣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工美从业者始终肩负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使命。

目前,我国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474位,省市大师6000余位,国家级工美非遗传承人近900名,省市级工美非遗传承人近3万名。近年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百名大师,科普工美文化,线上线下讲座超过5500课时,受益人数超过10万人。大师工匠们耕耘不辍,精益求精,以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引领着广大从业者创作美好作品,奉献美好生活。

在本届博览会同期举办的2023中国工艺美术产业集群发展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工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建议,“工艺美术要服务当代,与时偕行,在满足消费需求、繁荣人民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要增加品种,拓展用途,改善功能,提升品质,以丰富、优质、好用的工美产品,满足人民多样化实用需求。要加强设计创意,扩展创新空间,以与时俱进的工美新品,满足人民个性化时尚需求。要增添产品美感,提供更高层次美的享受,以造型优美、工艺精湛的工美精品,满足人民日益提升的艺术需求。要广泛传播工美文化,增强大众工美认知,以底蕴深厚的手艺文化内涵,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更多期待在“下一次”

还未离场,却已在期待下一次的金陵相聚。

第一次参展的展商,充分领略了博览会的火爆。西藏自治区工艺美术大师普布次仁表示,自己抱着学习的心态来参展,不仅作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也从周围展位的雕刻、绘画大师那里学习到了很多,格外期待明年的相逢。

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杨淑云也表示,自己在业内朋友推荐下参展,看到大师汇聚一堂,精品荟萃,深切感受到了兢兢业业的工匠精神,明年参展希望能有更多收获。

第二届、第三届连续两年参展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小红一再向记者表示,工美博览会就像自己的“娘家”,大家在这个地方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把行业最高水平呈现在这个高质量平台上,“展会提振了行业信心,让我们相信未来前景广阔”。

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虽然已经落幕,但是,在博览会的引领下,传统工艺产业正在加速创新发展、融入现代生活,为行业高质量创新提供着新实践、新思路、新探索。

从南京出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工艺美术行业阔步前行。让我们期待,工美光耀美好生活。

文 | 本报记者 赵曦

关键词: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